2021-11-12
作为一项体育竞赛项目,定向运动已经走过了120多个年头。在这120多年的发展期间,诞生了国际定向联合会(IOF)等组织,举办了世界定向运动等比赛,还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传播,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
1983年,定向运动首次传入中国内地。从首次小范围地举办定向越野试验比赛到全国各地开始尝试举办定向越野比赛,这个时间跨度仅仅用了3年。在定向运动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后,1986年7月,深圳体委与香港野外定向会首次联合举办了国际的定向越野赛事,当年的比赛有来自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
1991年,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应当年国际定联的秘书长之邀,申请加入国际定联。一年后的1992年,国际定联接纳我国成为正式会员国。1995年,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定向运动协会。自此以后,定向运动在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全国大学生定向运动比赛、全国青少年定向运动比赛,全国体育大会……这些定向运动比赛或者比赛项目,进一步地推动了定向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此外,一些国际性的大赛以及各种形式的世界大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定向运动与世界定向运动的接轨,比如PWT旗下的世界公园定向巡回赛,这些国际性的赛事,让我国的定向运动员与国际的定向运动选手有了更多的交流平台。
正是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以及结合自身发展的方式,让我国各个城市的定向运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让定向运动比赛的氛围和比赛的魅力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至于港、澳、台三个地区的定向运动发展轨迹,也大同小异。以香港为例,香港的定向运动发展,最早源自于1979年成立的“香港野外定向会”,这可以算是定向运动在香港的起源。1979年以后,香港也通过举办训练班和不同赛事的方式,推动定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而香港与中国内地关于定向运动的联系,则是在1984年,双方通过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方式,共同推进着定向运动的发展。类似这样的交流机会,在香港回归祖国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除了上面所说的举办比赛和训练班的方式。各地的教育部门也通过出台意见、规划等方式,让定向运动的发展更加的科学。而定向运动进入校园,也为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大量专业的人才,配合相关的学科建设和运动理论构建,在定向运动进入中国内地的20多年后,发展的路子越来越科学化。
总的来看,定向运动能推广起来,归根到底源于这个运动自身的吸引力。至于后来举办的比赛、进入校园等,则是进一步推进了定向运动推广的进程。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定向运动相关的内容资讯,欢迎关注北斗之眼公众号及官网。